本书中,曾教授依托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,将家庭教育中的诸如孝道、婚恋、金钱、祖先,甚至生死等问题从多角度进行了深入浅出的阐释,说理通透,直达人心。曾教授认为,家庭是社会的细胞,若每个人都能维护好、传承好自己的家风,则世界无为而治,人间万象泰和。
本书共分为九个章节,结构遵循古风,从大处着眼、从小处着手。中华文化讲家国同源,家风是中华文化的传承。“家”是传承文化的最小单位,因为小所以可以抗击风险,经历磨难而不灭,家是承担繁衍意义的组成,将文化的传承搭载在生命的传承上,所以能够生生不息。
先贤选择了路径,当我们接过接力棒的时候,要看懂自身的使命,严格自律,尽量完整地将接力棒交给下一代。
书中讲家风传承,第一步,对自己要有根本的规矩、知进退、不服输、适可而止,且懂得隐藏,先把自己修好,再谈其他。第二步,夫妇和顺、各司其职,生活第一。第三步,百善孝为先
书后几章,讲的是生活技能培养。技能分看得见的和看不见的,都要培养。看得见的技能有勤劳、负责、节俭、认真。最可贵的是看不见的习惯,第一,凭良心,第二,敢认错。无形的东西比有形的东西更有力量。
家风是一个人精神成长的开端。有什么样的家风,就会有什么样的道德品性;有什么样的家风,就会有什么样的为人处世。良好的家风,犹如春雨一般润物无声。家风的传承,关系到孩子的个人成长,关系到一个家族的兴旺,甚至关系到一个民族的未来。
家庭是社会的细胞,家风关系到孩子的个人成长,关系到一个家族的兴旺,甚至关系到一个民族的未来。所以,我们更要重视,更要传承好的家风。
声明:本站所有文章,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,均为本站原创发布。任何个人或组织,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,禁止复制、盗用、采集、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、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。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,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。
评论(1)
您好,这是一条评论。若需要审核、编辑或删除评论,请访问仪表盘的评论界面。评论者头像来自 Gravatar。